液壓支架移架和放煤是綜放工作面的兩個主要產塵塵源,約占綜放面粉塵產出量的30%左右,亦是綜放工作面防塵的重點之一。 液壓支架移架產塵的特點是,只在移架作業(降柱、拉架、升柱)過程中產塵,產塵時間極短;產塵部位主要在液壓支架架間,尤其在液壓支架前半部,處在工作面采場主風流中,產生的粉塵在風流作用下極易擴散。放煤口放煤產塵的特點是,主要在放煤作業時產塵,尤其在放煤初始階段產塵量大;產塵部位在液壓支架后部刮板運輸機處;支架后部由于受到支柱、四連桿、高壓軟管等支架零部件阻礙與支架前部主風流相比風速較小,但在后部刮
液壓支架移架和放煤是綜放工作面的兩個主要產塵塵源,約占綜放面粉塵產出量的30%左右,亦是綜放工作面防塵的重點之一。
液壓支架移架產塵的特點是,只在移架作業(降柱、拉架、升柱)過程中產塵,產塵時間極短;產塵部位主要在液壓支架架間,尤其在液壓支架前半部,處在工作面采場主風流中,產生的粉塵在風流作用下極易擴散。放煤口放煤產塵的特點是,主要在放煤作業時產塵,尤其在放煤初始階段產塵量大;產塵部位在液壓支架后部刮板運輸機處;支架后部由于受到支柱、四連桿、高壓軟管等支架零部件阻礙與支架前部主風流相比風速較小,但在后部刮板輸送機處有一較寬闊的連通空間,放煤時產生的粉塵如未被沉降,易隨風流沿此通道向下風鄰架擴散。

液壓支架噴霧示意圖
根據液壓支架移架、放煤產塵的特點,在設計方案中,有針對性地采取以下技術措施:第一,設計一種自動噴霧控制閥,使液壓支架移架和放煤的噴霧降塵與操縱液壓支架動作的液壓系統聯動,實現自動噴霧降塵,即實現作業產塵時自動噴霧降塵,移架和放煤結束自動停止噴霧降塵;第二,在噴霧系統中增加一個組合五通閥,可以實現本架移架自動噴霧下風鄰架同時自動噴霧,使得下風鄰架擴散的粉塵被二次噴霧降塵,可提高噴霧降塵效果;第三,設計磁化噴嘴,使水磁化,改善水霧的物理特性,提高水霧對粉塵的捕獲能力。

1-多功能自動噴霧控制閥;2-四通平面閘閥;3-組合五通閥;4-尾梁操縱閥;5-前柱控制閥;6-移架噴咀組;7-放煤口噴咀組;8-手動閥門;9-去臨架噴霧;10-噴霧水從臨架來;11-主供水去臨架;12-主供水管
為了簡化噴霧降塵的管路系統,還設計并研制了一種兩功能的自動噴霧控制閥。該閥屬國內首創,試驗成功后申報了專利(專利號為ZL95242892.x);磁化噴嘴經實驗室測試,水經其磁化后,水的表面張力可以降低(1.96~4.47)%;水的蒸發率提高了0.2%左右,這都有利于水霧捕獲粉塵。液壓支架噴霧降塵,噴頭安裝位置如圖3所示。其噴霧系統如圖4所示。
上述技術措施經過工業性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噴霧系統管路得到了簡化,下風鄰架同時噴霧能夠實現;液壓支架移架降塵率達到了81%;放煤口放煤降塵率達到了84.2%。